母乳喂养

宝宝哭闹就喂奶,当心“过度喂养”

《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提出,儿童早期特别是从胎儿期至出生后2岁(生命早期1000天),是决定其一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最关键时期。再加上很多育儿文章也在大量普及这一时期一旦营养不良,很可能导致婴幼儿出现不可逆转的生长和认知发育迟缓。所以为了宝宝健康成长,很多妈妈宁可让孩子吃多一点。

过度喂养不只是变胖

其实吃多并不比吃少的危害小。被过度喂养的宝宝,因摄入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素超过自身生长发育所需,大都会成为“小胖墩”。有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市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肥胖和超重发生率分别为8.5%和6.5%。要知道,婴幼儿肥胖具有延伸到成年的风险,若不引起重视并适度干预,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代谢综合征等成年疾病很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就会出现。

不仅如此,肥胖的宝宝动作发育也会迟缓,学会翻身、爬行和走路等行为也会较同期正常宝宝推后。肥胖甚至会对宝宝的呼吸系统(发生哮喘的比例升高)、骨骼发育、心理、智力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过度喂养“娃先知”

很多妈妈并没意识到自己在过度喂养,但宝宝已经用“行动”向妈妈发出信号,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宝宝体重增长过快。妈妈们可以根据儿童标准体重计算公式来判断孩子是否处于过度喂养的状态:1~6个月宝宝体重(kg)= 出生体重(或3kg)+月龄×0.6(kg);7~12个月宝宝体重(kg)= 出生体重(或3kg)+月龄×0.5(kg);2~10岁宝宝体重(kg)= 年龄×2+7(或8)(kg)。若宝宝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19%,则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则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的15%以上,则为营养不良。

所以说,无论宝宝的体重或高或低,只要在标准体重的10%以内浮动都属于合理范围,妈妈们不要因为孩子体重未达标而过于担心。

此外,妈妈们还可以从宝宝的大便和身体状态来判断。一岁以内每天排大便约1~4次,母乳喂养可能稍多,1岁以后每天约1~2次。如果存在过度喂养,宝宝的大便次数会相应增多,尤其是大便次数突然增加,便便变稀、呈现水样便,由黄色变绿色且带有泡沫的话,排除疾病因素就是过度喂养导致的消化不良了。

而且,6个月之前的宝宝会有吐奶的生理反应,随着月龄增长,就逐渐停止吐奶了。如果6个月以后的宝宝又开始频繁吐奶,或经常出现打嗝、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很可能是吃得太多了。这些出现在宝宝身体上的小细节,需要妈妈们平时仔细观察。

纠正过度喂养有方法

当宝宝哭闹时,妈妈们需要先耐心辨别,排除疾病或不舒服的原因后再进行母乳喂养,平时也不要过度进补,以免营养过剩的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如果是配方奶粉喂养,一定要严格按照奶粉包装上的冲调比例来操作,以免奶汁过稠。

另外,尽量在宝宝6个月以后再添加辅食,而且要循序渐进。当宝宝出现腹胀、腹泻等过度喂养导致的消化不良症状时,可能也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问题,这时候可以适当服用益生菌改善。妈咪爱是益生菌制剂的老品牌,每支制剂中活菌的数量都高达1.5亿,服用后菌株可以在肠道定植并迅速繁殖,从而纠正菌群紊乱,保护宝宝肠道健康。

总之,妈妈一定要避免过度喂养。宝宝吃得太多、太好,不仅无功反而有害。只有喂养均衡、适度,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